中国心理学会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专业委员会
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校园欺凌研究中心
2
第三届“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国际学术会议”
防治国际学术会议”第二轮会议通知
尊敬的 :
您好!
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世界上超过35%的学生卷入校园欺凌或暴力,目前,我国卷入校园欺凌的中小学生已经超过20%。遭受欺凌或卷入暴力事件会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学业发展和学校适应状况,严重的情形会导致学生非正常死亡等危机事件。2020年,全国人大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开展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工作。2021年10月,全国校园安全专项整顿会议召开,将校园安全摆在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并将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作为校园安全建设的重点任务。为科学推进我国校园欺凌的研究与防治工作,现定于2021年12月30日在线上召开第三届“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国际学术会议”。
此次会议是国内以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为主题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学生心理发展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校园欺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会议将邀请校园欺凌与暴力领域的研究与预防干预的国际顶级专家、国内知名专家做主旨报告,同时交流国内校园欺凌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成果。会议采取线上的方式进行。
大会主题:科学防治校园欺凌与暴力
大会主席:
张文新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预防和治理中小学校园欺凌对策研究”首席专家
Christina Salmivalli
芬兰图尔库大学教授
芬兰国家战略委员会副主席
KiVa反欺凌项目创始人、首席科学家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学会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专业委员会
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校园欺凌研究中心
一、摘要征集
本次国际学术会议面向参会代表征集摘要。
1.摘要选题范围:
(1)校园欺凌与暴力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
(2)校园欺凌与暴力的预防与干预实务
2.摘要要求:论文摘要不超过500字,内容包括:文章题目、作者、单位、3-5个关键词和正文。
3.参会人员通过口头报告形式进行交流。
二、硕博士生学术论坛
1.本次大会同时开设“硕博士生学术论坛”。
2.参加硕博论坛的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提交研究论文或研究设计,研究主题为校园欺凌与暴力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或校园欺凌与暴力的预防与干预实务。大会根据所提交论文或研究设计进行遴选。
3.硕博研究生论坛口头报告每个报告时长共15分钟。大会将从入围硕博士生学术论坛现场报告者中评选优秀研究报告并给予一定奖励。
三、会议时间与平台
时间:2021年12月30日
平台:腾讯会议直播
参会方式:
1.大会报告和硕博士生论坛报告人请根据大会会务组发送的会议号与密码进入会议室。
2.非报告者请观看直播链接(见下表)。
日程 |
会场 |
直播链接 |
10:15-12:00 大会报告1-4 |
主会场 |
https://meeting.tencent.com/l/4EWUS0a0EVb3 |
13:30-17:00 大会报告5-12 |
主会场 |
同上 |
18:30-21:25 硕博士生学术论坛 |
会议室1 |
https://meeting.tencent.com/l/KGITSrsbVvHt |
会议室2 |
https://meeting.tencent.com/l/wEJ2iUbRiU3s |
会议室3 |
https://meeting.tencent.com/l/dwmUovSnUS9V |
会议室4 |
https://meeting.tencent.com/l/nJX5HhF2Qson |
会议群:请有意参会者扫下面二维码,任意加入一个会议群即可。会议链接及密码将提前在会议微信群公布,有关会议的信息将在该群实时更新。
会议群1 会议群2 会议群3
四、会议费用
免费。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腾飞 电话:19862193587(微信同号) 陈光辉 电话:15053108515(微信同号) |
|
一、会议日程概览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地点 |
2021.12.30 (周四) |
8:30-10:00 |
专委会 |
逸夫楼四楼会议室 |
2021.12.30 (周四) |
10:00-10:15 |
茶歇 |
10:15-10:20 |
开幕式 |
线上主会场 |
10:20-12:00 |
大会报告1 |
线上主会场 |
大会报告2 |
大会报告3 |
大会报告4 |
12:00-13:30 |
休息 |
13:30-15:10 |
大会报告5 |
线上主会场 |
大会报告6 |
大会报告7 |
大会报告8 |
15:10-15:20 |
茶歇 |
15:20-17:00 |
大会报告9 |
线上主会场 |
大会报告10 |
大会报告11 |
大会报告12 |
17:00-18:30 |
休息 |
18:30-21:25 (上半场:18:30-19:45; 下半场:19:55-21:25) |
硕博论坛一 |
线上会议室1 |
硕博论坛二 |
线上会议室2 |
硕博论坛三 |
线上会议室3 |
硕博论坛四 |
线上会议室4 |
二、会议安排
(一)大会报告
序号 |
时间 |
主题 |
报告人 |
1 |
10:20-10:45 |
基于循证的3H校园欺凌预防干预方案研发 |
张文新 |
2 |
10:45-11:10 |
Prevention of school bullying: From celebrating success to analyzing failure |
Christina Salmivalli |
3 |
11:10-11:35 |
The school bullying research program: How and why it has developed |
Peter Smith |
4 |
11:35-12:00 |
The long-term impact of bullying victimization |
Tracy Vaillancourt |
(二)大会报告
序号 |
时间 |
主题 |
报告人 |
5 |
13:30-13:55 |
网络受欺负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某些关系 |
雷雳 |
6 |
13:55-14:20 |
当代中国生源性伤师型校园欺凌受害现象及模式初探 |
谢家树 |
7 |
14:20-14:45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一项基于三年的追踪研究 |
王兴超 |
8 |
14:45-15:10 |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adolescent defending behaviors questionnaire among Chinese early adolescents |
刘俊升 |
(三)大会报告
序号 |
时间 |
主题 |
报告人 |
9 |
15:20-15:45 |
基于大样本的青少年校园霸凌潜在类别分析 |
赵福菓 |
10 |
15:45-16:10 |
本土化视角下校园欺凌的界定 |
潘斌 |
11 |
16:10-16:35 |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norms for tackling bullying |
René Veenstra |
12 |
16:35-17:00 |
Reducing aggression and school bully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暂定) |
冯丽姝 |
(四)硕博论坛一
序号 |
时间 |
主题 |
报告人 |
主持人 |
1 |
18:30-18:45 |
班级攻击行为规范对害羞儿童的同伴问题的调节作用 |
胡义豪 |
谢家树 魏星 |
2 |
18:45-19:00 |
儿童青少年抑郁、反应性攻击与受欺负的关系:教师应对欺负策略的调节作用 |
余易达 |
谢家树 魏星 |
3 |
19:00-19:15 |
师生关系与小学生同伴侵害的关系:同伴地位的中介作用 |
房馨 |
谢家树 魏星 |
4 |
19:15-19:30 |
学校氛围对儿童青少年同伴侵害的影响:抑郁的纵向中介作用 |
丘彩霞 |
谢家树 魏星 |
5 |
19:30-19:45 |
校园氛围与中小学教师欺凌态度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李莎 |
谢家树 魏星 |
6 |
19:55-20:10 |
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的网络欺凌实施:宿命论和自我同情的作用 |
王宏霞 |
陈光辉 周广东 |
7 |
20:10-20:25 |
儿童青少年欺凌行为与冷酷无情、共情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 |
邹小慧 |
陈光辉 周广东 |
8 |
20:25-20:40 |
内省不疚?儿童青少年道德推脱与校园欺凌的元分析 |
李欣 |
陈光辉 周广东 |
9 |
20:40-20:55 |
青少年线下受欺凌与网络欺凌:相对剥夺感和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 |
阎柔霏 |
陈光辉 周广东 |
10 |
20:55-21:10 |
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受欺凌的关系:应对效能和应对方式的作用 |
傅恩娜 |
陈光辉 周广东 |
11 |
21:10-21:25 |
积极心理资本对初中生校园欺凌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
张琳 |
陈光辉 周广东 |
(五)硕博论坛二
序号 |
时间 |
主题 |
报告人 |
主持人 |
1 |
18:30-18:45 |
宽恕训练对儿童不同欺凌参与角色行为的影响:一项干预研究 |
胡月 |
张云运 张良 |
2 |
18:45-19:00 |
同情训练对于校园欺凌中旁观者行为的影响:一项应用干预研究 |
邓泽昕 |
张云运 张良 |
3 |
19:00-19:15 |
公正世界信念与初中生欺凌保护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多重中介模型 |
陈燕铃 |
张云运 张良 |
4 |
19:15-19:30 |
初中生依恋风格与欺凌保护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应对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
洪新伟 |
张云运 张良 |
5 |
19:30-19:45 |
受欺负经历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依恋的作用 |
王丽君 |
张云运 张良 |
6 |
19:55-20:10 |
青少年早期抑郁情绪发展轨迹:欺凌和家庭因素 |
张嘉瑛 |
王兴超 蒋索 |
7 |
20:10-20:25 |
同伴侵害的不同类型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关系:基于网络分析的视角 |
胡宇飞 |
王兴超 蒋索 |
8 |
20:25-20:40 |
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欺凌应对的影响:求助意愿的作用 |
魏洁 |
王兴超 蒋索 |
9 |
20:40-20:55 |
大学生特质愤怒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和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 |
冯莹莹 |
王兴超 蒋索 |
10 |
20:55-21:10 |
初中生校园欺凌与特质焦虑、认知情绪调节方式、自尊的关系研究 |
邓卓沛 |
王兴超 蒋索 |
11 |
21:10-21:25 |
独特性需要与初中生校园欺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丁慧敏 |
王兴超 蒋索 |
(六)硕博论坛三
序号 |
时间 |
主题 |
报告人 |
主持人 |
1 |
18:30-18:45 |
父母严厉管教与小学儿童同伴侵害的关系:师生关系的中介作用 |
洪松岳 |
王美芳 崔冠宇 |
2 |
18:45-19:00 |
累积家庭风险对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内在机制 |
吴国婧 |
王美芳 崔冠宇 |
3 |
19:00-19:15 |
青少年早期校园欺凌及其危险性与保护性因素:潜在转变分析 |
余林伟 |
王美芳 崔冠宇 |
4 |
19:15-19:30 |
儿童期虐待对校园欺凌的影响:共情的中介和敌意归因偏向的调节作用 |
刘敏 |
王美芳 崔冠宇 |
5 |
19:30-19:45 |
父母教养方式与亲欺凌行为的关系:同辈团体的作用 |
赵明玉 |
王美芳 崔冠宇 |
6 |
19:55-20:10 |
同伴关系与旁观者介入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代晨辉
|
邢淑芬 陈亮 |
7 |
20:10-20:25 |
负面校园人际流言中流言目标的社会地位和更正方式对 流言接收者印象形成和改变的影响 |
梁欣雨 |
邢淑芬 陈亮 |
8 |
20:25-20:40 |
黑暗人格对中学生校园欺凌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 |
侯牧天 |
邢淑芬 陈亮 |
9 |
20:40-20:55 |
教师校园欺凌态度量表(小学版)编制及应用 |
苏洁 |
邢淑芬 陈亮 |
10 |
20:55-21:10 |
教师处理欺凌行为量表中文版修订 |
张丽 |
邢淑芬 陈亮 |
11 |
21:10-21:25 |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easurements for bullying in school |
谢忠桔 |
邢淑芬 陈亮 |
(七)硕博论坛四
序号 |
时间 |
主题 |
报告人 |
主持人 |
1 |
18:30-18:45 |
校园受欺凌对自杀意念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 |
薛亦菲 |
赵景欣 周宵 |
2 |
18:45-19:00 |
网络受欺负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和抑郁的中介作用以及自我同情的调节作用 |
杨素敏 |
赵景欣 周宵 |
3 |
19:00-19:15 |
小学生受欺凌经历对其睾酮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
陈博 |
赵景欣 周宵 |
4 |
19:15-19:30 |
高中生网络受欺凌问卷的修订 |
丁济源 |
赵景欣 周宵 |
5 |
19:30-19:45 |
友谊质量和归因方式对受校园欺凌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基于同伴群体视角 |
吉慧哲 |
赵景欣 周宵 |
6 |
19:55-20:10 |
青少年欺凌旁观态度的模式转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
吴心玥 |
王磊 曹衍淼 |
7 |
20:10-20:25 |
网络欺负和网络受欺负经历对网络欺负中旁观者行为的影响:感知严重性和移情的链式中介作用 |
赵誉婧 |
王磊 曹衍淼 |
8 |
20:25-20:40 |
基于网络欺负中旁观者行为分类的质性研究 |
戎珂欣 |
王磊 曹衍淼 |
9 |
20:40-20:55 |
青少年早期受欺凌轨迹的预测:基于生活方式-日常活动的理论视角 |
辛国刚 |
王磊 曹衍淼 |
10 |
20:55-21:10 |
家庭功能对欺凌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牟韵静 |
王磊 曹衍淼 |
2021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