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站检索

学部新闻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第十三届全国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协同建设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20
浏览量:2025-04-20

2025年4月19日,由全国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联席会议和山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第十三届全国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协同建设研讨会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全国各地50余所高校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专业期刊与媒体代表、优秀论文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使命担当与发展路径,为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研讨会由大会主旨发言、主题发言和两个分论坛发言组成。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冯继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冯继康在致辞中对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给予山东师范大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学院在历史发展与学科专业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冯继康指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使命,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度对话,聚力协同创新,共绘思政育人新篇章。联席会议发起单位代表、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宏伟在致辞中指出,全国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协同建设研讨会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特色学术品牌,并就此次研讨会提出了三点希望:希望以会议为载体,搭建协同创新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提供更加有力支撑;希望专家学者围绕研究议题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发展;希望更多院校和专家参与到会议的举办中,使专业协同建设研讨会成为全国思想政治教育永不落幕的交流盛会。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教授主持。

在主旨报告阶段,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田克勤教授指出,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协调好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制度与体制之间的关系。要坚持学科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二者的紧密结合,坚持本学科的研究和相近学科的研究相结合,要正确认识和解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党建学两个一级学科同构同建以支撑思政课这个关键课程的问题。清华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肖贵清教授围绕会议主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建议:一是师范类高校和非师范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和管理方式方面要各有侧重;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围绕各自特色和专业优势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和研讨;三是要处理好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关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其昂教授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基础之问,指出重点在于弄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什么。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问题的体系解读,明确了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思路与方法、内容与定位以及历史过程。提出要区分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两个领域等问题,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从起点出发考察现在和走向未来。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万美容教授围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作了主旨报告,提出两大核心路径:一是多维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将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置于国家战略布局、高质量发展及教育强国建设坐标系中。二是多举措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分众化课程体系、围绕学生学习方式变化完善教材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贵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石培新教授就贵州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中的“一二三四五”做法作会议分享,即一个引领强武装、两个课堂提质效、三个举措优队伍、四个品牌扩影响、五个方面见成果,并指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持续发力。主旨报告阶段由《思想理论教育》常务副主编曹宁华主持。

在上午的主题报告阶段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傅慧芳教授以“推动信息技术优势更好转化为思政课育人效果”为主题,结合福建省“大思政”数智化实验室建设情况,分享了“大思政”数智化研究框架图、研究特色、研究定位与目标以及实验室建设成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习胜教授强调,学科性质对专业建设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专业建设水平又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作为独立的知识领域,明确的研究对象、系统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发展规律是一门学科的核心要素。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尤琳教授从战略和使命、基础和机遇、命题和破题三个视角对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交流。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郑敬斌教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及其整理问题,从加强文献资源升级整理、推进文献数字化和数据化实现迭代升级、开设专门课程和打造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西南大学发展规划部副部长周琪教授立足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从回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时代之问出发,分析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进路。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占峰教授从正确理解斗争精神的主要范畴、伟大的时代需要斗争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斗争精神的基本要求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斗争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包庚教授分享了扎根浙江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经验,提出要注重学生社会实践和红色文化资源转化,立足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侯勇教授提出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体系中推动本科专业的高质量发展,认为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主”体现在政党的主体性、国家的主体性上,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涉及知识体系的生产问题。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迪亮教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问题,提出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队伍建设、增加经费投入、推出教研成果四个方面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史小宁教授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对策作了主题发言,结合西北师范大学调研经验,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三纵三横三融合”模式的改进举措。本阶段由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主持。

在下午的专家分论坛阶段,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在专家分论坛一,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静娴教授、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立志教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志超教授、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子平教授、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东明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余余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士鹏教授、山东航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勇军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主任孔文清教授、济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沙世蕤教授、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文莲老师等依次发言。在专家分论坛二,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韦洪发教授、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邢亮教授、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栗燕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波教授、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安峰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曾薇副教授、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义生副教授、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聪教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宫长瑞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部主任祝奉明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汪洁副教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高杉等依次发言。两个分论坛分别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李希贤《思想战线》编辑部办公室主任屈万红召集,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立峰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付科教授主持。专家学者们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两个主题进行交流分享,各分论坛现场气氛热烈。

在下午的主题报告阶段,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牛小侠教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四大着力点,即坚持目标导向,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工科院校育人目标有机融合;创新教学方法,以AI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大思政课”,打造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师资队伍,为人才培育提供系统性支撑。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戴锐教授提出要通过概念研究、专业知识体系的结构再造、专业素质能力培养过程的社会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过程规范的制定等,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再专业化。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令辉教授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数智社会需求契合度、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匹配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衔接、教学评价与人才培养评价的协同四个方面提出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丽教授系统介绍了该校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未来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并科学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教师发展机制。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赵改萍教授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四个结合”破解发展难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升级,明确了教育强国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主要路径。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立法教授指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中面临的培养目标问题、课程体系中理论课与实践课配比问题,以及中学教学的教材教法课程设置问题等,并就此提出了专业建设建议。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熊友华教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现象进行了全面审视,提出要辩证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趋势,清醒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存在的问题,理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阶段由《思想政治课研究》主编曹景文主持

在研讨会总结阶段,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方副教授阐述了专家论坛一发言的主要内容,表示论坛交流过程既深切体会到专业自信,也充满对专业建设的美好期待。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乃龙教授总结了专家论坛二的讨论成果。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史家亮教授进行会议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意义重大,以高规格、大规模形式成功举办。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形成丰富深刻的理论成果。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推动各专业协同创新发展。会议的最后,下届研讨会主办方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侯勇教授作致辞发言,表示将倾力筹备下届会议,并欢迎各位专家老师参会。本阶段由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顾大伟主持。

作为全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年度盛会,本次研讨会为推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协同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彰显了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深刻认知。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对于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为培养具备“六要”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后备军凝聚了智慧。面向未来,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锚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持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更多信仰坚定、德才兼备的时代栋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