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助力文化交流互鉴与青年成长成才,国际教育学院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学校“师韵金声”青年宣讲团成员、辅导员周旦和2022级硕士研究生余杨芳作宣讲报告。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成员及研究生学生干部参加宣讲会。宣讲分别围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和新时代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责任与担当展开,内容丰富,启迪深远。
周旦以“践行文化创新使命,构建国际传播体系”为题,带领听众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在全球传播中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宣讲中以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出海为切入点,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影视、音乐等文化作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良好局面,展示了中华文化“软实力”与科技赋能“硬实力”结合所带来的国际影响力。主讲人进一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阐明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山东省在文化创新和国际传播中的实践案例,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国际孔子文化节,生动展示了齐鲁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亮眼表现。
宣讲还特别提到了山东师范大学在促进文化传播中的探索。通过组织“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国际论坛”、承办“汉语桥”项目、实施“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等多种形式,学校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国际化表达,为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山师力量。主讲人呼吁青年学生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结合现代科技与多元视角,积极参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探索创新表达方式。

余杨芳以“青春力量谱新篇: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青年担当”为主题,聚焦青年群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与责任。宣讲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切入,阐明了青年是改革的生力军,面对新时代的改革与发展,青年应勇担责任,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从科技创新到教育改革,再到乡村振兴,青年都在各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宣讲会通过参与神舟飞船发射项目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一线青年科研人员、为乡村振兴交出新答卷的“新农人”80后魏巧等多个生动的事例和短视频,鼓励同学们抓住时代机遇,勇于创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要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勇敢追梦,不负青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此次主题宣讲深入结合实际,传递了鲜明的思想启迪与情感共鸣,也激发了学院青年学子投身文化传播与社会变革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意识。同学们纷纷表示,活动既加深了他们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认识,又使他们明确了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使命与责任,从而激发了为国家发展与文化传播贡献青春力量的热情。